LED器件的種類及進化史
按照LED器件具體的應用場合進行區分,可分為4大類:背光、顯示、照明、裝飾。
有哪些LED的器件可以用在背光的場合?
我們比較熟悉的,最開始是在手機背光下所使用的Display LED,包含我們現在目前主要使用的SMD類的LED器件是用在電視背光上,或者在一些其他的背光場合利用。還有一個目前火熱的解決方案,CSP在背光領域的應用也得到了廣泛認可。
在顯示類的產品應用上主要是SMD類的RGB產品,還有一些直插的Display直插產品。這類應用主要關注的是在顏色的集中性和多彩顏色的使用。
照明類產品主要是一些功率型器件,功率器件里面有High power類,還有SMD類的一些中功率和大功率的產品。這類器件目前主要在照明產品使用較多。隨著照明產品的模組化,可能有更多的模組化的產品逐漸推廣。
裝飾類應用主要也是一些區分顏色的,主要是單色的。有Display,還有SMD類,同時還包含一些柔性的小型模組。
SMD類產品的發展
大家可能對SMD類LED特別熟悉,主要第一個就是LED3528產品,這是幾乎所有的封裝廠都做過的一種產品。
隨著照明和電視背光的產品這種應用場合的出現,有5630的出現;為了提升產品的散熱又有SMD3014。SMD3014產品主要是在底部的支架有更好的散熱特性。
在2012年左右,3528產品通過支架的改良,形成了SMD的2835器件。目前由于材料特性的耐溫越來越高,并且LED芯片技術的提升越來越高,單顆器件的功率和光效都有大幅提升。
5050產品,包含7070產品會有一個更大功率的提升。同時ORASM S5產品可以做到5瓦—8瓦,CREE 7070最高可以做到15瓦。
通過這些的產品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,在SMD類的產品上面功率會越來越大,并且其他輔助材料的技術開發會越來越強。隨著輔助材料的技術在提升,LED器件的整體性能也在提升。
LED器件的評估方法
有很多器件廠商說,我們都通過了LM-80的測試報告,那是不是LM-80的測試報告就代表不需要再進行評估?
個人覺得LM-80報告有3個不足之處:
1、未檢測器件的芯片尺寸。
2、未報備所用原料的批次號。
3、測試周期長和技術更新快的矛盾。
如果只是看LM-80的報告,個人覺得只能是一個壽命的測試,并不代表這個器件就是最適合我們所使用的。
作為使用者該如何評估?
在這些參數當中我們需要關注的是:首先是光;其次是電;再其次是色。
有條件的公司建議同時在測這個LED光譜測試報告時,測不同的溫度情況下的光譜,這樣可以看到LED在不同溫度情況下,它所表現出來的特性有哪些差異。我們可以通過這種穩定性、或者熱態的測試來評估LED的熱穩定特性。
評估LED的一些基礎的方法,或者說常規的方法有以上幾種。
高溫的工作壽命測試和高溫高濕的工作壽命測試,其次還有一個耐熱測試和冷熱沖擊,有條件的公司建議在這4類測試上面要著重加強。
高溫工作壽命測試主要是想模擬LED器件在整燈的環境上面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參數,高溫高濕是有一些特殊場合應用。比如說在一些有水汽的場合,我們可以看一下器件它對濕度的耐濕性。因為濕度對封裝的性能主要表現,可能是說在材料的吸水性和熒光粉的特性可以表現的比較多。
耐熱測試主要采用回流焊的方法,一般回流焊三次我們看它的功能區是否有黑化,或者說有環變。再看材料,支架之材料有沒有一些環變,有沒有一些剝離。同時可建議該器件的可使用性和可維修性。
如何杜絕發黑:硫化、氧化、發黑、VOCs
所有的封裝廠可能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發黑,發黑主要分為幾大類,第一類就像圖中所展示的,支架底部全面發黑;另外一類只有芯片一小部分發黑,其他地方并沒有發黑。這兩種發黑在我的工作經驗當中都有曾遇到,產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。
我們可以看得到發黑的最根本的原因有兩種,第一個就是說LED的支架底部是含銀的。同時輔料中可能會有一些易揮發性的有機物,易揮發性的有機物有一個特性,可能是說它在LED芯片上面散發或者周圍產生的聚集特性比較多。
所以在封裝廠我們如果要處理這一類的事件時,首先要看整燈企業是否在輔料中有一些可揮發性的物質,主要檢測粘接劑,也就是膠水類的產品;第二在電源的一些元器件深入也一要著重檢驗,看主要是否有硫。